瀏覽器的戰略意義
繼即時通訊軟件(IM)、中文輸入法之后,網頁瀏覽器再次成為互聯網大鱷與創業者的追捧對象,與即時通訊軟件、輸入法所不同的是網頁瀏覽器的門檻更 低,隨處可見的瀏覽器內核讓他們開發一款瀏覽器并不需要太多時間,更重要的是瀏覽器的推廣并不需要一個可觀的用戶基數,在互聯網用戶了解知道世界除了IE 還有其它瀏覽器后,優秀瀏覽器的成長速度更快、推廣成本更低,更容易得到用戶與市場的青睞。
除了傲游、世界之窗、GreenBrowser等老牌網頁瀏覽器外,Google、騰訊、搜狐、360都相繼推出瀏覽器產品,而百度、新浪、阿里巴 巴都曾多次傳出網頁瀏覽器的緋聞,而像糖果瀏覽器、MiniIE這樣的小公司作品就更是數不勝數。市場火熱的背后自然是利益的追逐,瀏覽器究竟有怎樣的魅 力?
核心價值 品牌傳播
在這一點上,毫無疑問Google Chrome(谷歌瀏覽器)是合格的布道者,從2008年9月2日發布起不過兩年時間,已經獲得超過10%的市場占有率。這并不是一個容易的成績,奮斗多 年的Opera同期市場占有率只有2.2%,而蘋果的Safari瀏覽器的這一數字是5.9%。
Google Chrome從發布第一天就貫徹快這一宗旨,啟動快、載入快、跑分快,而快速幫用戶找到信息也正是Google搜索的重要信條。Google 之所以取得成功,正是因為在當時能比其他搜索引擎更快更好地找到合適的結果。
Google Chrome同時維護Linux、Windows、Mac OS X等多個平臺,并且大多數時候對這些平臺一視同仁,同時發布新版并解決存在的問題,并不會像某些軟件廠商那樣無視Windows以外的平臺,這代表了 Google對于Windows之外多平臺的鼓勵支持。
Google Chrome根據新功能和穩定性分為Stable、Beta、Dev等三個版本,以同時滿足追求穩定的用戶與嘗鮮用戶的需求,他們具有穩定的版本發布周 期,例如他們會每個月發布一個穩定的Stable版本。這代表他們對自己產品的不斷改進,以及對技術驅動信條的絕對信仰。
流量入口 資源入口
在這一點上國內的瀏覽器大多做得更好,諷刺?360安全瀏覽器的竄紅成就了360網址導航,后者已經成為國內名列前三的導航類網站,每個月的廣告銷售收入都是驚人的數字,通過瀏覽器導入流量,再將這些流量給銷售出去,這顯然是個不錯的主意。
搜狗瀏覽器將自家的將搜狗作為默認的搜索引擎,順便推薦用戶安裝搜狗拼音,而騰訊TT也將同門師兄搜搜作為默認的搜索引擎,順便在收藏欄加上一大堆 的騰訊產品鏈接。瀏覽器是一種新的產品推廣渠道,作為用戶訪問互聯網的入口有極強的戰略價值,高曝光率對于糅合自家產品線打造平臺具有重要意義,自用或變 現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阻擊競爭對手 以攻代守
競爭對手依靠瀏覽器優勢力推自家產品,如果你仍然正襟危坐難免被人有可乘之機,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自家也做瀏覽器,然后大把砸錢、咋資源進行推廣,再怎么也得達到對方七八成的功力,這時候雙方的差距自然就小了。
防守性進攻也是江湖高手過招的常見路數,盡管瀏覽器不一定是自己的核心產品,但是做了之后至少可以讓自己的忠實用戶有更多的選擇,減少他們叛變的可能,沒準兒還能給核心業務輸輸血、緩緩氣。
最后回到產品本身,國內的瀏覽器真有夠爛,除了套內核外就沒有更多的本質創新,現在的一時風光只是因為用戶還很笨。資源強推也總會有過效的一天,希望那時候的國內瀏覽器不會死的太難看。
相關熱詞: